1.人民币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现金业务库通过不同渠道进入流通领域为( C )。
A.现金发行
B.现金归行
C.现金投放
D.现金回笼
2.当商业很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将超过其业务库存限额的现金再送缴人民银行发行库的过程称为( D )。
A.现金发行
B.现金归行
C.现金投放
D.现金回笼
3.如果其他情况不变,中央银行减少其黄金储备,货币供应量将( A)。
A.下降
B.不变
C.上升
D.上下波动
4.在借贷期间可定期调整的利息率是(C)。
A.优惠利率
B.基准利率
C.浮动利率
D.实际利率
5.从整个社会考察,利息率的最高界限是(D)。
A.通货膨胀率
B.市场利率
C .官定利率
D.平均利润率
6.某储户要求存3年期积零成整储蓄,到期支取本息60000元,如果月利率为6‰,每月应存多少元(B)。
A.1400元
B.1500元
C.1600元
D.1468元
解析:注意掌握积零成整储蓄存款利息的计算。
7.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存款按季结息,每季度末月的二十日为结息日,按( C )的利率计算。
A.活期储蓄存款
B.定期储蓄存款
C.结息日
D.存入日
8.金融机构主要分为( A )两大类。
A.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
B.银行与证券机构
C.银行与保险机构
D.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9. 我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是( D )。
A.中国民生银行 B.福建兴业银行 C.中信实业银行 D.厦门国际银行
10. 投资基金中最具权威性和主动性的当事人是( A )
A发起人
B托管人
C经理人
D投资人
11.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标,是( D )的金融机构。
A.为存款者服务
B.充当社会信用中介
C.为工商企业服务
D.为实现国家经济政策服务
12.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必须向中央银行交纳的存款称为( A )。
A.法定准备金
B.超额准备金
C.支付准备金
D.特别存款
13.财务公司主要为( A )提供金融服务。
A.企业集团内部各单位
B.社会公众
C.企业单位
D.事业单位
14. 根据《人民币单位存款管理办法》规定,单位定期存款可以全部或部分提前支取,能提前支取的次数为( C)。
A. 3次 B. 2次 C. 1次 D.只要账户上有钱就能随便支取
15.按我国现行规定,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贴现的票据必须是( A )商业汇票。
A.未到期的已承兑
B.已到期的已承兑
C.未到期的未承兑
D.已到期的未承兑
16. 票据面额扣除贴现息后的差额被称为(D )。
A.票据利息 B.票据价值 C.票据交易价格D.票据贴现额
17.如下选项中可引起商业银行头寸增加的因素是(A)。
A.本行客户交存它行支票
B.本行客户签发支票支付它行客户债务
C.支付同业往来利息
D.调增法定存款准备金
18.设某商业很行营业部当日库存现金低于限额200万元,为补足现金库存,从中央银行调入现金200万元,这时该营业部现金头寸( C )。
A.增加200万元
B.增加100万元
C.不变
D.减少200万元
19.对已发行的证券进行买卖、转让的市场称为( B )。
A.证券发行市场
B.证券流通市场
C.初级市场
D.一级市场
20.证券买卖双方成交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收付应收应付款项和证券的过程称为( C )。
A.委托
B.清算
C.交割
D.过户
21.某投资者预期股价指数将上升,于是购买指数期货合约以待日后上升时再卖出获利。这种交易称为( A )。
A.股价指数买空交易
B.期货交易
C.股价指数卖空交易
D.保证金多头交易
22.存款人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的账户是(C )。
A.专用存款账户
B. 一般存款账户
C . 基本存款账户
D . 临时存款账户
23.存款人在基本存款账户以外的银行取得借款,应开立(B )。
A.基本存款账户
B.一般存款账户
C . 专业存款账户
D. 临时存款账户
24.商业汇票的收款人或持票人可将未到期的票据向商业银行( C )。
A.转贴现
B.再贴现
C.贴现
D.贴水
25.目前可以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是( B )。
A.人民银行
B.商业银行
C.保险公司
D.证券公司
26.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汇票到期日起(A )。
A.10天内
B.2个月内
C.3个月
D.6个月内
27.汇兑结算的使用对象是( C )。
A.必须为企业
B.必须为国有企业
C. 单位和个人均可
D. 必须为个人
28.对于托收承付结算,验货付款的承付期为(A )
A.10天
B.30天
C.60天
D.90天
解析:验单付款承付期为3天。
29.付款人对收款人委托收取的款项拒绝付款的,应在接到付款银行发出通知(A )内出具拒绝证明。
A.3天
B.5天
C.10天
D.30天
30.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这是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的( C )原则。
A.谨慎性原则
B.配比原则
C.实质重于形式
D.重要性原则